架子装好后就把灯笼一个一个整齐的挂在架子上,再把其他东西放到独轮车上。
马于推独轮车,郭元牵两个孩子,苏壹牵着沈从仪,开始找摆摊的位置。
可能是挂着五颜六色花灯的独轮车实在吸引眼球,他们这一路往里走,一直有人看他们。
很快苏壹就找到了一个摊位,“就这里吧,交叉路口,到时候肯定人多。”
马于把独轮车放好,苏壹开始往地下铺席子,铺垫子,让沈从仪几个坐下,接着又去点燃火炉。
“很快就不冷了。”苏壹说。
沈从仪摇摇头,“哥哥歇会,我不冷。”
正月天气寒冷,早上的冷风直往人骨头缝里吹。
虎子冻的牙齿哆嗦,“对…对,我也不冷!”
小粮身上穿的衣服还不如虎子厚实,冻的缩脖弓背,却也跟着点头。
苏壹笑了笑,“是我冷了,待会烧起来,你们跟着我一起烤火怎么样?”
沈从仪看着苏壹被冻的通红的鼻尖,袖子里那双冰冷的小手忍不住握紧了几分,点头,“好。”
现在时间还早,街上都是摆摊的小贩,根本没客人。
于是几个人一起围在火炉旁烤火喝热水,周围摆摊的小贩看他们惬意又暖和的样子,心中忍不住升起几分羡慕。
第30章 跟着我读书怎么样?
苏壹往仪哥儿的杯子里丢了两个枣子,其他人都是一人给一个。
这种赤裸裸的偏袒,让沈从仪忍不住握紧手中的杯子,一双眼睛变得亮晶晶的。
“这天可够冷的。”旁边有个卖枣子的汉子和另一个卖炭的小贩说话。
“可不是嘛,今年的倒春寒可真够厉害,前几日竟然还下雪了。”
“你这木炭生意最近应该不错吧。”
“就就这样,我的这些炭还是年前家里囤的炭没舍得烧,如今趁着天冷拿出来卖钱。”
“我听说,咱们这边还不算冷的,今年燕北那边下了将近二尺深的雪。”
“二尺深?那岂不是闹雪灾了。”
“就是闹雪灾了,你瞧着吧,等开春之后,又要开始买儿买女喽。”
“那人伢子们岂不是要发财了?”
“发啥财啊,那边要打仗了,如今正愁着没兵呢,要是人伢子敢闹的太过分,不正好被官府抓回去充兵?”
“……”
苏壹听到这两个的话,心中好奇起来。
苏壹转头看向男人,主动开口,“两位也来喝点热水吧。”
说话的两个人微微一顿,片刻后才意识到是在和他们说话。
男人赶忙推辞,“不了不了。”
苏壹笑着道:“相见就是有缘,我这边刚好还留两个空碗,咱们摊位距离的又近,这天太冷了,两位大哥过来喝些热水暖和暖和身子。”
两个人相互对视一眼,都有些意动。
没办法,这早上的天气实在是冷了点。
从苏壹开始主动和旁边人搭话,沈从仪就开始抬头观察苏壹的表情,又想了想刚刚那两个人说了什么。
就苏壹在说还有两个空碗的时候,沈从仪放下手里的杯子,转身去麻布口袋里拿出两个黑陶空碗。
苏壹看见这一幕,给了沈从仪一个干的漂亮的眼神。
沈从仪微微抿嘴笑了笑。
…
两位大哥走过来,一块蹲在地上喝热水烤火。
“小哥这灯做的不错呀?”
“除了每年的元宵灯展上,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精致的花灯。”
苏壹双手捧着热水杯,笑了笑,“嗐,都是些糊口的小手艺,也就这几天能赚些小钱。”
“你这手艺可真够好的,尤其这个莲花灯,做的跟真花似的。”
几个人互相闲聊了几句,苏壹开始不动声色打听卖枣小贩说的关于北方打仗的消息。
“我刚刚听大哥说,北边如今在征兵?”
卖枣的人点点头,“兵不够,朝廷如今正要人呢。”
苏壹笑着道:“我曾听说先帝时期在边疆设立了许多卫所,那边的几乎家家户户的都是军户,听说还有军户村。这么多军户,朝廷怎么会缺兵呢?”
男人叹一口气,“燕北边疆的确不缺兵,可是奉天那边缺啊,听说那一片到处抓人充军呢。实不相瞒,我一个亲戚是安来州人士,家里的长辈前段时间去世,他们一家借用这个由头,中间又使了不少钱,废了好大力气才从安来州跑到咱们平安府。”
大虞朝户籍管理制度严格,没有正当理由不允许私自去外省。
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原身的父母一去世,原身便察觉不对意图丢下仪哥儿跑路,结果就因为路引的问题,第一时间才没跑成。
后面硬生生拖了五六天,拖到葬礼结束,原身偷偷把外出用的手续办齐后,才决定跑路。
男人口中说的奉天,正是大虞朝的皇都。
苏壹压低声音,“真的打起来了?”
“听说快了。年前的时候朝廷要削藩,死了两个藩王,然后北边就不再听皇城宣调。如今朝廷又是下檄文,又是调兵征兵的,吵着要讨伐呢。”
苏壹心中记下这个信息,他拿起小火炉上的陶吊子,“喝水,来喝水。”
…
太阳越升越高,阳光洒在大地上,照亮了平安城内的几条长街。
街上的人越来越多,街上卖东西的小贩,逛庙会的客人,声音彼此起伏越来越热闹。
很快几个打扮的漂亮且年轻姑娘就围在了花灯独轮车面前。
“真漂亮。”
“这是莲花吗?到底是怎么做的?”
“哎呀,这是兔子吧,做成这样的兔子灯,我还是第一次见呢。”
“这个四面灯上的图画的不错。…咦?竟然是梅兰菊竹四君子,一面一个,寓意真好。”
“这个也好看……”
马于和郭元平时都在镇上做小吃摊,去买东西的一半都是妇人或者村镇上的男人和老人。
如今一群年轻小姑娘猛的围过来,他们两个小伙子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,顿时红着脸往后退,一句话也说不出。
关键时候还得苏壹上场,他先接过郭元手里的一个四面画图灯笼。
“你们去看着虎子他们,别让拐子把小孩们给拐了。”
看见苏壹这么说,郭元才大大的松一口气。
“我要那个莲花灯笼。”一位姑娘道。
苏壹走向前,把架子上的莲花灯笼摘下来,递给对方,“这位姑娘真是好眼光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,代表纯洁清净,同时也有团圆的意思,如今元宵佳节,这莲花灯正于节日相配。”
那姑娘把灯拿在手里,她上身穿着一件鹅黄色绣花小袄,下身穿着一条淡粉色的襦裙,头发带了两个银制的首饰,虽然一身穿着算不上大富大贵,但明显是小富之家的女儿。
“这灯我要了,多少钱?”
苏壹笑,“二十三个铜钱。”
女孩点点头,“价格也不算太贵。”
女孩利落的给了钱,又看向旁边明显年纪更小一些的女孩。
“妹妹要哪个灯?”
小姑娘看一会儿,才道:“我想要个小兔子的。”
苏壹摘下一个小兔子灯递给对方,“兔子代表智慧和灵巧,又有驱邪避灾的意思,姑娘元宵节拿了兔子灯,这一年必定顺风顺着,诸事无忧。”
小姑娘笑着接了兔子,“多少钱?”
苏壹微笑,“二十三个铜板。”
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姑娘一边掏钱一边笑着说,“你嘴皮子挺溜,在这里卖灯真是屈才了,合该去当说书先生才是。”
苏壹把钱收好,“姑娘倒是为我指了一条赚钱的路子,等哪天我这灯卖不出去了,我就去做说书先生。”
苏壹继续卖灯,有些掏钱买的,也有嫌太贵只是围在周围看的。
苏壹在两个走马灯里点燃蜡烛,让里面的东西开始转起来,从而更加吸引人气。
后面的郭元压低声音对马于说:“不是说好了,一个莲花灯十个铜钱吗?”
马于偏头小声回答,“听壹哥的话。”
郭元:“哦。”
“小老板,这个六面灯上的诗是什么意思?为什么又要配这样的花?”
“这是滚灯吗?”
“……”
沈从仪看着人群中间的苏壹,这一刻他觉得苏壹好像在闪闪发光。
沈从仪抿抿嘴,他看着围在苏壹身边的一群人,心中莫名有些嫉妒,“太阳”明明是他一个人的。
苏壹正在卖灯笼的时候,正巧碰见李夫子和李夫子的亲戚李简正过来。
苏壹赶紧让二老一起过去坐下休息会儿。
最后李夫子站在一旁欣赏苏壹还没卖出去的灯,李简正则是坐在后面歇脚。
沈从仪主动给老人家倒水喝。
“这是没人用过的碗,很干净。”
李简正接过陶碗,“多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