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千禧:开局就劝爸妈买房

重回千禧: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69节


    “啧!吃饭就好好吃饭,你在那戳什么呢?”李春兰看苏晓一只手托着腮帮子,一只手拿着筷子在碗里戳来戳去。
    苏晓回过神来,赶紧往嘴里扒了一口炒粉,脑子转了八百圈,决定还是先看看再说。
    等吃完了饭,三人又休息了一会,一直到快六点,外面太阳快下山了三人才准备出门。
    从宾馆到南京路就几百米,三人就顺着路走过去。
    这时候的南京路不像后世都是商业开发太重,吃的喝的都模式化了。
    现在这里好多都是真正的老字号,也基本都是上海标志性的美食比较多。
    三个人边逛边吃,手里还一人拿了一大杯冰饮料,虽然也热,但也能适应。
    几人沿着南京路步行街往外滩的方向逛,一路上李春兰都在感叹。
    “上海人是洋气哈,你看这小裙子穿的,这头发烫的,看的我都想上去问问衣服在哪买的,头发在哪做的了。”
    “哎,你们看刚才过去那几个老太,真是精致。”眼神里都是羡慕和喜欢。
    “妈,你要是喜欢咱也去买,是吧,爸!”
    “买,必须买!”苏建国一边说着眼神一边四处张望着,仿佛在找什么。
    第116章 和平饭店
    “爸,你找什么呢?”
    “嘿嘿,爸爸在找晚上吃饭的地方。”
    “我跟妈都快吃饱了,随便吃点吧晚上。”
    李春兰也跟着点头。
    “那不行,中午就随便吃的,晚上这顿不能凑合。”说完就看着一个方向露出了笑容。
    “找到了,和平饭店。”说着带着苏晓和李春兰往饭店走去。
    “爸以前就听说这个和平饭店民国就开了,今天咱们也去尝尝看。”
    “这饭店一看就很贵吧,吃顿饭得多少钱啊?”李春兰有点心疼钱。
    “哎呀!来都来了,肯定要尝尝,等回去吹牛也好说我在和平饭店吃过饭,再说闺女来了状元,值得庆祝!”苏建国动员道。
    苏晓上辈子也没进去吃过饭,每天都在为了房贷生活忙碌,哪有功夫享受。
    “我们上学课本上还说了这个和平饭店呢,我也想去见识见识。”
    “行,咱家现在这条件,一顿饭还能吃不起啊。”李春兰一听闺女要吃,立马同意。
    刚走进饭店,服务员就迎了上来,“你好,请问有预约吗?”
    苏建国顿时愣住了,心想咋还要预约,这咋办。
    服务员一看他们的装扮就知道是来旅游的,估计是没有预约,怕引起客人尴尬,赶紧说道。
    “先生女士,包间目前已经满了,如果没有预约咱们就只能坐大厅了。”
    苏建国反应过来,“行,那就坐大厅。”
    “好的,三位跟我来。”服务员引着三人来到吃饭的大厅。
    苏晓看着门上的牌匾,“龙凤厅”
    几人坐下后,服务员拿来了菜单,苏建国打开一看在心里嘀咕,“呦呵,这价格…”
    他下意识地瞥了李春兰一眼,见她正好奇地打量着餐厅环境。
    赶紧把菜单往自己这边挪了挪,然后飞快地指着几个大家都爱吃的菜:“这个,这个,还有这个,再加个汤!”
    服务员记下后离开,苏晓心里暗笑,她当然知道和平饭店的消费水平。
    但看着爸爸那副生怕妈妈发现假格的心虚模样,觉得特别可爱。
    菜很快上来了,摆盘极其精致,但分量嘛……在苏建国看来,确实有点“秀气”。
    他看着桌上那四菜一汤,估摸着肯定不够一家三口吃。
    秉承着“来都来了”的至高真理,他心一横,牙一咬,趁李春兰去洗手间的工夫,又赶紧叫来服务员,加了两个招牌菜。
    好在饭菜口味挺好的,几人吃的都挺满意的,苏建国趁着去卫生间的功夫,先去前面把单买了。
    看到账单上那个接近三千元的数字时,手还是忍不住抖了一下。
    但他还是强作镇定地付了钱,心里默念:值了值了,闺女考上状元,全家第一次来上海,体验一把!
    等出来后李春兰问苏建国多少钱时,苏建国含糊道“千把块钱吧,哎呀…吃的开心就。”
    李春兰一看他那样子就知道肯定不止千把块,不过大家都吃的开心,也没说什么。
    这会不像后世一到暑假大家就都出去旅游,各个景点人挤人。
    路上的人并不多,也不用担心走的快了慢了撞到人,一家三口一边消食一边往外滩走。
    海市的夜晚展现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魅力。
    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在精心设计的灯光映照下,宛如一座座璀璨的水晶宫,倒映在波光粼粼的黄浦江中。
    与对岸陆家嘴摩天大楼的现代霓虹交相辉映,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。
    “哎哟,这晚上看,比白天还好看!”李春兰忍不住惊叹,紧紧挽着苏晓的手臂,生怕在这陌生而繁华的地方走散了。
    江风带着微微的凉意和湿润的水汽吹来,驱散了夏日的闷热。
    苏建国看着对岸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和正在建设中的环球金融中心,感慨道:“这楼可真高啊,都快戳到天上去了!咱们国家发展真是快!”
    苏晓走在父母中间,她耐心地充当着临时导游,指着对岸的建筑介绍:“爸,妈,那个像宝塔一样的是金茂大厦。
    旁边那个更高、顶上有个‘洞口’的是环球金融中心,还在建呢,以后会是海市最高的楼之一。”
    “最高的?那得有多高啊?”苏建国仰着头,脖子都酸了。
    “好几百米呢。”苏晓笑着说,“等以后建好了,我们可以再来,上去看看。”
    “好,好!”苏建国连连点头,心里又开始骄傲上了“我闺女不愧是状元,没来过都知道这么多,真厉害。”
    他们沿着外滩的观景平台慢慢走着,身边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,各种语言混杂在一起,充满了国际都市的氛围。
    苏建国拿出他那部新买的数码相机——这是为了这次旅行特意买的,笨拙但又认真地给李春兰和苏晓拍照。
    “春兰,晓晓,站这儿!对,以那个亮灯的楼为背景!” 灯光有些暗,他不太会用闪光灯,拍出来的照片有些模糊,但他却乐此不疲,仿佛要将这美好的一刻永远定格。
    苏晓也接过相机,给父母拍合影,苏建国和李春兰起初还有些拘谨,在女儿的引导下,才慢慢放松。
    对着镜头露出了略带羞涩却又无比开心的笑容,这些照片,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,都将是他们家最珍贵的回忆之一。
    走累了,他们就在江边的长椅上坐下,看着江上穿梭的游船,船上的彩灯勾勒出美丽的轮廓,如同流动的星河。
    坐了一会儿,苏晓提议去坐渡轮,到对岸的陆家嘴去看看。
    于是,他们买了票,登上了横渡黄浦江的渡轮。
    站在船舷边,看着两岸的景色缓缓移动,夜风拂面,感觉格外惬意。
    踏上陆家嘴的土地,仿佛瞬间从历史走进了未来。
    高楼林立的压迫感更强了,玻璃幕墙反射着灯光,街道干净整洁,行人的步伐似乎也更加匆忙。
    他们走到了东方明珠塔下,仰望着这个上海的标志性建筑,虽然没有上去,但在塔下感受其宏伟,也已经足够震撼。
    “今天这顿饭,加上这夜景,值了!”苏建国看着眼前的繁华,终于彻底释然了那三千块钱的花费。
    这种体验,这种开阔眼界的感受,是金钱难以衡量的。
    他们在陆家嘴逛了一圈,然后才心满意足地搭乘地铁返回酒店。
    对于苏建国和李春兰来说,坐地铁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。
    他们学着女儿的样子买票、刷卡进站,看着列车在地下飞速穿行,既紧张又兴奋。
    回到酒店,虽然身体疲惫,但精神却异常亢奋。
    一家三口挤在房间里,看着相机里一张张略显模糊但笑容灿烂的照片。
    “今天可真是开了眼了。”李春兰一边整理着第二天要穿的衣服,一边感叹。
    “是啊,这海市,真是不一样。”苏建国靠在床上,意犹未尽。
    第117章 对房子的执念
    “等以后晓晓大学毕业了,来这里找工作也挺好,你看今天那个陆什么嘴,那些年轻人从高楼里进进出出的。”
    “陆家嘴!”苏晓更正道。
    “对,陆家嘴,以后晓晓也来里面当白领。”
    李春兰也兴奋的附和着苏建国,苏晓见爸妈这么激动,下午的想法就又冒出来了。
    “这边消费太高了,在这福建上班,租房子的钱都够在江市换一套房的贷款了。”
    “而且等我工作,这边的房价还不知道涨到哪里去了。”
    “这么贵的呀?我看中午你爸拿的那个传单上面,不是一平方9000嘛?跟我们京市的房子不是差不多。”李春兰疑问的说道。
    “是呀,我们京市的房子还是三年前买的呢,那个时候就九千了,我这回过去问了一下都涨到一万大几了。”苏建国一想到京市房子就觉得买的值。
    “爸妈,你们那个传单上的房子在三林,是属于浦东边边上了要,所以才便宜的。”
    “那怪不得,但是话说回来,这么远还9000块,房价确实高。”
    “是的,要不怎么叫魔都,但是三林那边过几年要开世博会,到时候地铁,基础建设都完成后,所以肯定会大涨。”苏晓试探的说着。
    “爸妈,咱们反正家都搬到京市去,江市留那么多房产也没用,咱们考不考虑在海市再买套房子?”
    “啊,在海市买?你以后也不一定来海市工作啊?”
    李春兰心里觉得自家这闺女,是不是对房产有执念啊?怎么走到哪都要买房子?
    “是呀,晓晓,这在海市买了房子,咱们家又没个人在这边,都没人照看。”